ABOUT US
一般左氧氟沙星的单片剂量有多种,不同的药物使用方法不太一样
发布时间:2022-12-16 14:17:53
近年来,随着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公众合理第五元素胶囊怎么使用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逐渐形成,临床医生的用药规范也逐渐普及。但让人忧心的是,细菌耐药情况仍很严重。
国内细菌耐药第五元素壮阳药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儿童患者的耐药,甚至新生儿的耐药值得关注。来自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显示,新生儿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高。如果不加重视,那么新生儿耐药的问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从儿童抓起。
许多家长常会犯一个用药误区,就是在孩子普通感冒时给孩子应用消炎药(抗菌药物),和成人一样,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是儿童被诊断为细菌感染,而事实上引起儿童普通感冒的原因多是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病毒感染大多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 5 ~ 7 天即可逐渐恢复,此期间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需对症处理,给儿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让儿童喝温开水,环境适当通风,避免儿童受凉,配合适当的休息即可。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预防性用药、症状性发热(无感染征象的发热)以及病毒感染性疾病(轮状病毒性肠炎等),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不宜应用抗菌药物。
儿童的身体以及免疫功能还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因此,如果普通感冒后不对儿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就会使儿童并发化脓性扁桃肺炎、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等,表现为咳脓痰、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症状,此时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而在普通药店即可购买到的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使用,因为在动物实验中对幼年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发育有破坏性改变。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明确的耳、肾毒性,除了有明确的使用指征而又无其他毒性低的药物可供选择时,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如有条件可监测血药浓度。
另外不同的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不同,如果想要抗菌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比如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应该选择红霉素、阿奇霉宏宇第五元素胶囊的疗效素等对支原体具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为其治疗,而头孢类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无抗菌活性。
剂型的选择也应考虑儿童的广州第五元素胶囊特点。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吞咽功能的发育并不完善,为了防止儿童食道梗阻,尽量不要选择体积较大的硬质剂型来为儿童治疗,比如片剂、胶囊剂等,而是应该使用糖浆剂、混悬剂等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由于儿童皮肤黏膜用药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应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但当严重感染时应优先使用静脉制剂。
有些家长为了让患儿尽早恢复健康,会要求医生挂水(静脉输液治疗),如果医生委婉拒绝还会觉得不负责任。能通过口服给药途径治疗的就优先选择口服剂型,对急症患儿、不能进食的小月龄患儿以及危重症患儿建议进行输液治疗。静脉给药较口服给药来说具有起效快、无首过效应等优点,但是由于静脉输液给药是将药物直接输入到患儿的血液中,若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也更快,另外注射操作不仅会引起患儿局部疼痛导致患儿哭闹,输液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也容易出现漏针、漏液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受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或多或少会对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为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该要遵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量用药,症状、体征好转后也应遵医嘱及时停药。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疗效并且防止儿童体内的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家长们千万不要随意给儿童增加或减少给药剂量和用药频次,更不能长时间、大剂量的给儿童应用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当儿童的体温正常或是在感染引起的症状、体征好转后48- 72小时可停药,不能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过早停药。当然,特殊病原体感染按特定疗程遵医嘱执行。
历史的长河里生物都在进化,细菌是自然界最古老的生物,在荒无人烟的前寒武纪就已存在。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细菌,我们要自身思过、要学会与细菌共生,要明白永远不可能消灭细菌,能做到的是遏制耐药致病菌,仅此而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清除耐药病原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标,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职责。我们在行动,路在脚下,一切从儿童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