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认识身体尺》_1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6:43
发布校园资讯 传播教育信息
/ 落实双减|育人育才 /
三尺讲台展雄风
中坚力量续精彩
新星小学“教坛中坚”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中坚教师是学校的脊梁与砥柱,她们曾经有过激情的岁月和绽放的芳华,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作出过杰出贡献。如今,他们仍然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值得尊敬和爱戴!
为了展示中坚教师的风采,促进中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释放工作活力,同时也为参加柯城区比赛选拔人才做准备,新星小学于3月30日、3月31日两天举行了“教坛中坚”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郑慧斌—《祖父的园子》
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中,郑慧斌老师以“读”“悟”“情”,通过自第五元素升级胶囊由读、体验读、合作读、接龙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我”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对祖父的想念之情和对自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郑老师还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在朗读中,抓住“自由”“愿意”“要……就……”等词语反复品味,让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很好地达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文学性的互融互进。
郑建锋—《书戴嵩画牛》
在《书戴嵩画牛》一课中,郑建锋老师带领孩子了解了什么叫“题跋”,利用学习单、卡牌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并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孩子能自主地读懂文章。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转换角色等方法,让孩子能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具体。最后,通过类比阅读,让学生了解故事表达的道理。
李娟—《佐贺的超级阿嬷》
《佐贺的超级阿嬷》新书推荐课,李老师紧扣“超级”一词展开活动。先引导孩子从联想其他超级人物形象,到初识超级阿嬷的形象,感受超级与平凡、富贵与贫穷的强烈反差;再从“超级法宝”“超级市场”“超级运动”“超级抗饿法”“超级语录”五个片段的猜、 听、读、思,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阿嬷勤劳、乐观、充满智慧,逐步激发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王益芳—《手指》
上学期末,王益芳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共读了《小学生丰子恺读本》,她被丰子恺那份永葆的“童心”所吸引,也折服于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这次活动,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丰子恺的《手指》一文与孩子共同学习。王老师的生字词教学很扎实,紧紧围绕文本,将作业本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她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与表达方式,注重学法指导。
程晓丹—《学弈》
在《学弈》一课中,程晓丹老师在课始借助单元导读页让孩子了解本单元的人文精神和语文要素。整节课紧扣“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展开。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看插图、借助工具书”去理解字意、词意、文意。在此基础上厘清文章的观点和具体事例,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课尾让学生第五元素胶囊有副作用吗从文本回归到实际生活,升华主题。
徐小珍—《纸的发明》
徐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并在小练笔中迁移运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中,徐老师结合课后习题和语文作业本,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进行突破。如:“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体会蔡伦造纸的不容易;从“容易得到-大量制造-影响了全世界”体会蔡伦贡献之大,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最后通过拓展延伸“纸的前世今生”,再一次感受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宋建珍—《漫画的启示》
《漫画的启示》类似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难度。课前,宋建珍老师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研读三个片段写法上的异同,通过课中的交流和引领,不但突破了文章结构及组织材料方法的这两大难关,且在片段习作的基础上提升了组材的方法,让学生的习作由“套路缩构”走向“自由创意”。
陈姣珍—《伯牙鼓琴》
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共情阅读的地方。在《伯牙鼓琴》一课中,陈姣珍老师抓住一份“情”,引领孩子开启学习。初读初知文中的两个人物关系是朋友,换位体验深入文本,共情知己好友的情愫。陈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背景故事,升华情感,共情知己之间的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爱的越深,伤的越痛,在情感最高潮之处,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生死离别,共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
梅柳—《My School Calendar》
梅老师围绕“We have a few fun things in spring.”话题展开,介绍了孩子们在春天的校园里将有很多趣味性的活动,即四月的运动会,英语节派对和五月的春游。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梅老师在教学环节中以学生参与说为主要教学方式,分层次为学生设计完整的语言情境和操练活动,以旧引新,以问导思,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激发并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杨梦霞—《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下《映日荷花别样红》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整节课杨老师以小切口入手,以陈家泠的荷花图为主线,通过赏画,感知极简、空灵的画风;从探究构图,了解“泠”式的独特画法,再到教师学生一起尝试临摹,初步体验;最后升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方绣—《三角形边的关系》
方绣老师执教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深度挖掘教材第四版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学具的选择上独具匠心: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研究平台,注重学具的使用效率,把学具用足,用透,用深厚。有了这个载体,学生在摆一摆的3个不同层次中,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猜测验证,让学生自主学第五元素胶囊习成为学习的主旋律。
蓝国珍—《图形分类》
本节课,蓝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分一分、找一找、拉一拉等多种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三角形、四边形的特征。既加深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点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练习方面,蓝老师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努力做到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的能力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蓝小燕—《生活中的比》
本节课,蓝小燕老师带领学生从“图形像不像”进行研究,进而认识“比”,了解“比”的意义。通过从生活中找一找“比”到写出“比”,进而运用“比”。身体中有趣的“比”,这一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的有关知识,但更多地带给学生探究的欲望、研究的乐趣和发现的激情,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比”在生活中运用。
姜美春—《三角形分类》
在《三角形分类》这一课中,姜美春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紧紧抓住“给三角形分类”这一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分类的方法,在反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的特点,逐步构建知识。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判断三角形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紧扣,步步递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
朱前霞—《轴对称图形》
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朱前霞老师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提问,剪纸,对折想象等学习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剪一剪”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折一折”判断轴对称图形;“画一画”感知对称轴的位置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轴对称的数学美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发展得到了有机结合,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最后,朱老师带领学生们欣赏了世界著名的轴对称建筑,轴对称第五元素胶囊机舱图形的美从课堂延伸到了生活,课堂和生活和谐共生。
姜月仙—《体积与容积》
在《体积与容积》一课中,姜老师用《乌鸦喝水》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引出“体积”。接着用实验验证猜想,知道体积是有大小的,突出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动手撘一搭、捏一捏等操作手段理解等积变形,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了难点。最后的自评互评环节,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蔡晓艳—《认识方程》
在《认识方程》一课中,蔡晓艳老师借助天平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入,让学生体会方程两边相等的含义,再让学生慢慢脱离天平,在头脑中建构出平衡这一数学模型,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方程。蔡老师亲切的教学语言,层层深入的探究引导,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数学学习之中。
胡红英—《三角形边的关系》
在《三角形边的关系》中,胡老师利用学具让学生摆一摆,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当两条短边之和比第三边短,不能摆成三角形”的规律。在互相合作中,学生探索“两边只合等于第三边”的情况,真相的揭开在争辩中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小棒的演示化解了学生误差操作的矛盾,也让学生对这一情况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并聚焦于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纪华仙—《圆的面积》
在《圆的面积》一课中,纪老师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尝试“化曲为直”,利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手段动手操作,借助视频演示圆的切割方法,自主探究知识,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学以致用,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蓝苏凤—《谁的红果多》
在《谁的红果多》这一课中,蓝老师用猜一猜、搭一搭、拨一拨、看一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整节第五元素胶囊正品购买课程用“你是怎么比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探究。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最后总结出比大小的方法。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思考分析、总结概括得出了比大小的方法。最后,蓝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学到的知识到生活实践中去调查,让孩子对学习数学更加有兴趣了。
吴平平—《我是少年阿凡提》
在《我是少年阿凡提》一课中,吴平平老师从新疆舞导入,把孩子带入新疆音乐世界。从认识新疆手鼓到体验手鼓节奏,从歌曲情绪感受到用自己的表演来表达,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起体验,一起实践。最后每一个孩子都能用自己优美的声音和精彩的表演呈现歌曲!
最后,方益梅副校长在活动结束时做了总结,高度赞扬了“中坚力量”不仅展示了新星小学教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而且也展现了教师们结合本学科学科育人特点,表现出较高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此次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研讨,达到了示范课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